关于BLACKFIN 533媒体处理能力的疑问
想学习嵌入式计算机视觉和媒体处理,本来考虑ARM,上网浏览资料,号称媒体处理强劲的Blackfin吸引的我的注意,于是入手Blackfin533来做嵌入式媒体处理平台。然而入手后发现533 PPI资源局促,居然不能实现实时采集和显示,只能分时采集。采集一帧,处理,然后显示。再次,PPI传输速率也是不太乐观,依照此贴http://www.openadsp.com/bbs/topic.asp?id=328&boardid=3&tb=1,计算出130万像素采集还不能达到24帧每秒的速率,连普通带拍照能力的手机处理芯片都不如。是533能力真的不够还是我的片面理解出现了问题?还望版主指教
bf533最大的图像处理能力,加上解码的话,只能到720*576,30帧播放,还需要很深的优化底子才能实现。 130万像素大小为1200*1024,但算采集的话,PPI最高66M,66000000/1300000 = 50帧/S , 当然,这个速度只是理论的采集速度,不包含各种中断开销或数据处理,如果增加算法的话,不到24帧也是可以理解的。你的理解没有错。
对于PPI,533不能实现同步采集显示,如果需要,可以选bf54x系列,他有3个ppi,还有很多硬件的图形处理功能,性能比533强。
我理解Blackfin应该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媒体处理的DSP,他又能做媒体处理,又能来点控制,又可以做点信号处理,甚至跑个uC操作系统也行,ADI把他定义为通用型DSP处理器。
BF533是 上世纪90年代的产品,在当时来说,是一款性能非常强的处理器,不是ARM可以比的。只是他非常经典,类似于单片机中的89c51单片机,所以在10多年以后,还有很多人用这个芯片做项目。
因为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了,肯定不能和现在的ARM相比了。
54大致图形处理功能是:
1. 可以将RGB888数据转成RGB565,RGB666,RGB555格式从PPI传输出去。
2. 可以将两幅图像进行透明叠加
3. 可以将YUV数据亮度色度数据分离或交织
4. 可以将8,16,24格式的数据打包成32位传输或解压。
5. 可以将超出数值的数据进行裁剪,如最大值是100,将超过100的数据自动改为100
53x的开发成本在今天来做应该是比较低的,经历过那个仿真器1200美金拆一个的年代,现在已经很幸福啦...
Blackfin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就是很方便的可以进行处理器之间的代码移植,所以对初学者或者老客户来讲,53x都是很有价值的一款处理器,老客户不愿意换、中客户要么也干脆不换了,要么通过以前的53x产品迅速换到其他的新Blackfin处理器上,新客户用53x来入门Blackfin,并且就直接用53x来做产品也不差。正是如此,在IC、电子产品一直在降价的大环境下,53x价格一路上涨,且是ADI DSP里出货量最大的。
嗯,学习了!